二十四節氣【寒露】

24節氣【寒露】2024/10/08 ~ 2024/10/22(圖片出處:國立故宮博物院)

寒露驚秋晚,朝看菊漸黃。
千家風掃葉,萬里雁隨陽。
化蛤悲羣鳥,收田畏早霜。
因知松柏志,冬夏色蒼蒼。
——唐.元稹《詠廿四氣詩.寒露九月節》

風寒露冷,節氣進入【寒露】。寒風動,秋意重,地面的露水更冷。夜涼如水,脖子及腳都要保暖好。

寒露,寒氣已經來了。過去受的風寒現在會發露出來。在清理的過程中,以前貪涼吃冰、吹冷氣,現在就咳嗽、咳痰、喉嚨發炎、流鼻涕、拉肚子、肩膀痠痛、腰背痛、膝蓋無力及髖骨不舒服。

現在是大腸經的修復期,大腸不好的人就容易:牙齦痛、顏面神經抽搐、嘴邊長帶狀皰疹、鼻子不舒服。下氣不足時,易發生疝氣、痔瘡。

暮秋,金最旺之時,金就剋木,木就傷 (木為肝、眼) ,眼睛不舒服、早上起床時眼睛疲累。肝主筋,也會筋骨痛,腳側邊痛、後腳筋痠痛、腳抽筋,都是節氣反應。

秋在「收」時,血管開始收縮,氣血相對不順。末稍循環不良時,則手腳冰、指頭腫脹、腳踝腫、腳背腫、手腳沒有能量。當頸脖塞住,則會頭痛、偏頭痛或頭暈。皮膚容易有多發性問題,長蕁蔴疹、風疹塊、小丘疹。

氣要足,脾胃要夠好,肺(金)冷到了,脾胃(土)就受傷。肩背受寒,胃就不舒服。土生不了金,就會胸悶、乾咳、呼吸急促。所以要好好照顧脾胃。

《節氣保健》

■ 土生金,脾胃(土)為肺(金)之母。拍三陰交、足三里。母(脾胃)好,才有能量讓子(肺)好。吃黃色食物,讓胃暖,讓土生金有能量。調整情緒,安神、靜心。
■ 寒露,對應頸椎第5椎,反應到:聲帶、頸部腺體、咽。如果夏天吃冰、吃西瓜、吃寒涼的食物,喉炎、咽喉炎多半在秋天發生。
■ 寒氣到,地氣是溼寒的。留意溫差變化。白天秋陽曬、地氣升,因熱度不足,半空掉下來,風寒溼氣易侵入。不打赤腳,穿護腰、穿襪套、脖子圍好。脖子兩旁有:肝經、膽經、大腸經、小腸經、胃經通過,留意脖子的保暖。
■ 節氣在轉換之時,有時身體熱氣尚未完全散出,而皮膚腠理隨著節氣開始收縮封閉,內熱散不出來時則身體低燒、肩膀痠痛、全身乏力不舒服;天氣變化,血管熱脹冷縮,頸脖塞住、氧氣送不上去時,則會頭痛、頭昏、落枕。此時,刮刮脖子兩旁、肩膀,在節氣轉換時去除瓶頸,刮刮背痧、拍委中穴至承山穴,將管道理順、幫助氣血運行通暢。
■ 寒露起,減少吃生冷的食物,喝熱薑湯。出門記得多帶件衣服。注意保暖。

流鼻涕、有痰都是好的,不在外、就在內,感謝這樣的發生。肺有力量,也會主動清理在皮膚的毒素,將空氣呼吸來的毒或吃藥物的毒清理出。

膝蓋不舒服、髖骨不舒服,不要忍痛強行,停下來,用手心的熱按摩揉揉、護住保暖,用對話的方式跟身體道歉:”對不起,沒有把你照顧好⋯⋯” ,讓他溫暖,才能流動,否則明天還會再次發生。

寒露,把賦「含」能量的表「露」出來。在這美妙時間點,把今年的心得,成功的、不成功的、好的、不好的、順利的、受挫折的經歷,在得到之後,分享出生命所學。

*筆記分享來自麗澤家人.恩澤堂|彭繼祖老師講述

其他節氣保健→請點這裡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