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病毒高峰期!5歲以下幼童重症及死亡比例最高!
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總稱,為幼兒常見的病毒性傳染病,主要透過腸胃道:糞-口、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:飛沫、咳嗽或打噴嚏傳染。在台灣腸病毒一整年都可能發生,高峰期在5-6月會出現。腸病毒感染的症狀包括發燒、食慾下降、活動力不佳、嘔吐或腹瀉等,有些患者還會出現皮疹。雖然大多數腸病毒感染的症狀並不嚴重,但仍有少數可能出現較嚴重的病況,例如心肌炎、腦炎等。
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,腸病毒於每年5月底至6月中達高峰。5歲以下幼童是腸病毒感染的高風險群,重症及死亡比例最高。不過家長們也不用太過緊張,腸病毒是可以有效預防的,來看看如預防,以及感染時的應對方法吧。
腸病毒預防方法
1. 勤洗手,遵循正確洗手步驟
在COVID-19期間,大家透過勤洗手和戴口罩,有效抑制了腸病毒的傳播。建議在吃東西前、照顧孩童前、如廁後、擤鼻涕後、咳嗽後、看病前後遵循正確洗手步驟:「內-外-夾-弓-大-力-腕」,將大大降低感染的機會。
2. 環境消毒
腸病毒對酒精並不敏感,因此需要使用稀釋的含氯漂白水、紫外線或50℃以上的高溫來消毒。環境清潔不需要大面積噴灑,增加門把、電器開關、桌面、地面等手部常接觸物件的擦拭次數,小朋友的玩具也別忽略囉,如此可以有效減少病毒的存活和傳播。
3. 回家後更衣
外出回家後務必立即清洗雙手,換上乾淨衣物後再接觸小孩,這樣可以降低將外界病菌的帶回給孩童的機會。
4. 均衡飲食與健康生活習慣
保持均衡飲食、適度運動、充足睡眠,並適量補充益生菌,保持健康的體魄。
5. 接種腸病毒疫苗
腸病毒71型疫苗,為自費疫苗,是預防腸病毒71型重症的疫苗可以降低重症發生機會的重要措施。
腸病毒是多種病毒總稱,感染痊癒後僅會對當次病毒型免疫,因此可能多次感染,注意環境清潔及個人衛生才是遠離腸病毒最好的方法。
腸病毒感染怎麼辦?
1. 注意重症前兆
如果出現嗜睡、意識不清、活力不佳、手腳無力、肌躍型抽搐、持續嘔吐或呼吸急促、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,請立即送往大醫院就醫。
2. 充分休息
腸病毒感染目前沒有治療藥物,主要依靠症狀緩解的支持療法。搭配充分休息大多數感染者在發病後7到10天內可痊癒。
3. 營養支持
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症狀的患者,常因口腔咽喉疼痛而無法進食。為了避免發生低血糖和脫水,只要患者吃得下,冰涼和軟質食物都可以,如豆腐、涼的蒸蛋、布丁等。此外,攝取優質蛋白質、水果、堅果、帶殼海鮮等,有助於修復和康復。
透過以上方法,我們可以有效預防腸病毒的傳播和感染。同時,注意觀察重症前兆,及時就醫,確保孩子的健康與安全。
ref.